廣東中山市民探訪“水世界”見證“放心水”
今年的3月22日是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至28日是中國水周。為迎接“世界節水日”,3月19日,廣東中山公用水務邀請30多名市民代表走進大豐水廠,了解中山自來水生產過程。中山中法供水有限公司生產科主任李強盛介紹,大豐水廠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兩期工程,日供水能力達到50萬立方米,現在實際每天供水有30多萬立方米,主要向港口鎮、火炬開發區、東區,以及石岐區和民眾鎮的部分地方供水,“大豐水廠占地360多畝,總共計劃分四期開發,三期、四期仍未建設,建成后預計日供水量達80萬立方米?!?br>
取水口周圍有“圍油欄”
在了解中山自來水大致生產過程之后,李強盛帶著參觀水廠的市民來到取水口,從源頭上了解大豐水廠自來水生產過程,“大豐水廠的源水來自于西江支流小欖水道,取水口的源水長年一般為二類水質,屬于水質較好的水源,個別時段會出現三類水質”。在大豐水廠取水口,這里的水清澈見底,取水口周邊還圍了長長的護欄,李強盛介紹,這些是“圍油欄”,“由于小欖水道屬于開放式的水道,會有一些船經過,為了避免一些船漏油污染水源,所以設立‘圍油欄’,今年在中山保障飲水安全工程方面,要求在水廠取水口上游1000米、下游500米建立物理隔離欄,等明年你們來參觀的時候,隔離欄就可能已經建立了?!?br>
從取水口出來就是抽水泵房,里面有8臺大型潛水泵,將源水通過兩條直徑1.7米的鋼管送到配水井,經過配水井分別送到大豐水廠一期、二期內進行沉淀、過濾、消毒,結束變成合格的飲用水,經過清水泵房加壓通過供水管道送到千家萬戶。
從源水到自來水要經過10多道關
反應池為什么有絮狀物?為什么自來水有氯味?水龍頭的水為什么有時候發黃?前來參觀的市民一直問個不斷,李強盛介紹,從源水到市民家中,要經過10幾個步驟,需要經過加氯殺死水中的藻類、植物和貝類送至混合工藝,經過反應池的絮凝反應,將水中的藻類等聚合在一起,形成漂浮在反應池水上的絮狀物,這些絮狀物每天都有工作人員進行清理;在沉淀工藝中,大的絮凝體倚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,使原水得到初步凈化,并為下一步工藝打下基礎;在過濾工藝中,通過率沙的黏附作用,去除水中剩余的雜質,提高水質;過濾后的水加氯混合后進入清水池,在清水池中等上足夠的時間,保證氯能充分徹底地殺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;清水池出來的合格自來水通過供水泵房加壓輸送到供水管網中,供生產、生活使用。
一些居民反映水龍頭有時發黃,主要是因為部分供水管道陳舊,有雜質進入水龍頭,今年中山公用水務繼續加大供水管網改造力度,預計改造3萬戶居民供水管道?!跋Mㄟ^此次活動向大家展示制水的工藝流程,了解供水企業在保障優質供水方面所做工作,讓中山市民喝水放心,也了解自來水的來之不易,更加珍惜水資源?!敝猩焦盟畡障嚓P負責人介紹,為配合這一主題的宣傳,中山公用水務舉辦了系列主題活動迎接世界水日及中國水周的到來,包括誠邀市民探訪水質中心,親自為水質“體檢”,做一回水質檢測員;深入一線工作崗位,與客服中心“抄表員”結對上崗,進行深度“放心水”生產體驗等。